门诊时间:8:00—17:00点击电话咨询
先天性小耳畸形,也称先天性小耳畸形综合症,是由于耳廓先天发育不良所造成的一种小耳畸形,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其发生率因地区种族各异。其发生率约1/7000,男性多见,在右侧者多见,双侧者不足10%。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先天性小耳畸形以及相关治疗。治疗可以走医保么?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表现,一般按畸形发生部位和程度分为3级:
第1级:耳廓各部分尚可辨认,只是轮廓较小,外耳道狭窄或部分闭锁,鼓膜存在,听力基本正常。
第2级:耳廓呈条索状突起,或仅有耳垂;外耳道闭锁,鼓膜及锤骨柄未发育,镫骨存在或未发育,呈传导性聋。
第3级:耳廓残缺,仅有零星而不规则突起;外耳道闭锁,听骨链畸形,伴有内耳功能障碍,表现为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手术应尽量争取在学龄前完成,一般以6周岁以后至青春发育期之前(大约14岁左右)为较好手术年龄。年龄过小,因其自体肋软骨发育较小,取材有限,同时也因生长发育变化可能造成再造耳形态变化和胸廓的畸形;不过也不要等年龄过大再来手术,随着年龄的增大,肋软骨的质地也会发生改变,对外耳再造支架的雕刻和后期形态的维持有一定的影响。天津长庚耳鼻喉医师推荐以下治疗方法:有类似症状该如何治疗呢?
外耳廓再造—耳再造手术
正常的耳廓是由细薄的皮肤软组织包裹弹力软骨支架所组成,具有弹性的薄壳结构,并有耳轮、对耳轮、耳屏、耳垂、耳蜗等构成,凸凹回旋,形态复杂,因此耳廓再造是一个困难、复杂的手术。年老体弱者宜佩带假耳,不宜施耳再造术。
目前小耳畸形整形常用的方法是用自己的肋软骨雕刻成耳郭的支架,然后使用自己的皮肤和软组织包裹覆盖,形成一个完整的耳朵。手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植入支架,半年后再将支架掀起加植皮。另一种是使用皮肤扩张器制备出足够的皮肤,2个月后再植入耳软骨支架。两种方法都可以制作出逼真的耳朵,究竟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医患双方的讨论结果。
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绝大多数外耳道闭锁,父母带着孩子就诊时关心的往往是听力,认为孩子患侧耳朵是全聋的,或者认为只要在皮肤上开一个洞就能完全恢复听力。对此,天津河北长庚耳鼻喉医院有限公司耳科医师指出要从耳部的胚胎发育来解释听力问题。医师根据先天性小耳畸形听力障碍的病因和临床症状的特点,通过多年的反复论证,研究出了“鼓室成形术”是目前临床上适合治疗耳部疾病的成熟方法,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疗效果尤佳。
“鼓室成形术”是通过以根治病灶、避免医源性疾病发生、重建含气鼓室和传音机构为原则,在去除耳部疾病的同时,修复耳膜及听骨链。恢复耳部功能,重建听力。
手术适应症: 对双侧小耳畸形并伴外耳道闭锁,患者应首先考虑外耳道和中耳手术,以改听力。对于单侧小耳畸形并伴外耳道闭锁者,则先行耳廓再造术。以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中耳手术,如条件许可,也可将耳廓再造术和中耳术合在一起手术。对于小耳畸形并伴有严重颌面部畸形的患者,一般宜先行颌面部的整形术。否则无法使再造耳处于合适的位置上。
先天性小耳畸形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为了不影响其心理发展,再造耳手术应尽量争取在学龄完成,一般以6岁以后为宜。
手术禁忌症:耳廓再造是一个困难、复杂的手术,要慎重,年老体弱才者宜佩带假耳,不宜施再造成术。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第12天拆除再造耳及耳后区缝线,拆线后仍需包扎数天。包扎时注意在耳后沟处用纱布填塞,术后三周可去除全部敷料,小心拔除耳轮缘处头发,半年内避免过度压迫再造耳。后12天拆线,术后短期内不应受到外力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