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时间:8:00—17:00点击电话咨询
咽鼓管是一个跟内耳和咽相连接的管道。所以咽鼓管阻塞的临床表现多为患者感耳内发闷,有阻塞感,呈低音性持续耳鸣。咽鼓管阻塞时咽鼓管软骨段在解剖上正常,但是其机能发生障碍,即咽鼓管咽口被动开放,而不能主动开放;过去都采用中耳负压治疗法治之,如穿刺,插穿引流,仅能获得短暂疗效,不能达到长期治疗。现可采用腭帆张肌腱缩短术,症状多能解除。
咽鼓管堵塞发病原因有什么:
1、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Glasscock及House认为系咽鼓管软骨软化所致,咽鼓管软骨软化原因不明。
2、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确,可能与腭帆张肌肌无力或咽腭神经麻痹,使咽口不能主动开放。
咽鼓管堵塞治疗方法:
1、患者可以通过捏鼻鼓气法来治疗咽鼓管阻塞,患者自己用拇、食指将鼻翼捏紧,闭口用力向外呼气,此时气体经过咽鼓管冲入鼓室,如咽鼓管通畅,患者能感觉到气体进入耳内。检查可见鼓膜向外运动。如果会回弹,则继续鼓气。
2、除了捏鼻鼓气法,患者还可以采用饮水吹张法,其吹张效果优于捏鼻鼓气法,不会造成咽口外伤。即以连接有吹张球的橄榄头前端塞入患侧鼻前孔,另一侧鼻孔用手指压紧,令将含在口中的水咽下,吞咽动作使软腭上举,封闭鼻咽腔时用力挤压吹张球,使空气在咽口开张时经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
3、还可以采用物理治疗方式。通过一种声频共振耳聋治疗机,就可以有效的治疗咽鼓管阻塞。由声、频、热、电、磁等自然物理治疗因子同步叠加作用,精选有效穴位、激活神经毛细胞、改善听觉系统血液微循环、促进药物渗透,充分发挥温热作用、消除炎症、提高听力、改善耳鸣症状。
作为一般性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2.勿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
3.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
4.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温馨提示:为方便顾客快捷、详细的了解耳鼻喉相关信息,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天津长庚特开设在线免费医师咨询,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热线电话022-26426999,医师会为你详细解答。(网上预约可,享受相关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