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时间:8:00—17:00点击电话咨询
耳部肿瘤除早期局限在颞骨内,临床诊断时常有不同程度超越颞骨范围,扩大或播散至侧颅底其他部分(蝶骨大翼、颞颌关节和颈静脉窝等)及桥小脑角、中后颅窝、颞下窝、鼻咽、腮腺等。
耳部恶性肿瘤可发于耳廓、外耳道和中耳。以癌肿而论,好发年龄以60~70岁为多,男性约为女性的4倍,85%发于耳廓,10%位于外耳道,5%在中耳。那么,耳部肿瘤有哪些症状?
耳部肿瘤有哪些症状?
1、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耳廓鳞癌早期表现为屑状斑丘疹,有痒感,搔抓易引起出血,逐步发展为硬结,之后表面糜烂、溃烂或形成菜花样肿物。初期无疼痛,晚期侵及软骨膜时疼痛较明显。外耳道鳞癌早期常被诊为慢性外耳道炎或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常有血性耳漏,检查可见外耳道局部皮肤糜烂,有肉芽样组织生长,取组织送检,常可明确诊断。耳廓鳞癌发展缓慢,发生转移亦较晚,常发生转移的部位为腮腺淋巴结,其次为颈静脉二腹肌淋巴结及颈后上淋巴结。外耳道鳞癌常呈浸润性生长,可很快侵及其下的骨组织,并可累及面神经。
2、基底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初起常为一灰色小结节或稍隆起的皮肤硬斑,无何不适。有时有痒感,抓破后易出血,流水。硬结逐渐增大,中央溃烂形成溃疡,边缘高起,似火山口状。肿瘤呈侵润性扩展,一般生长缓慢。基底细胞癌转移罕见。转移主要途径是局部淋巴结转移,亦可发生远处转移,常见部位为肺部和骨。
3、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
外耳道耵聍腺样囊性癌,生长非常缓慢,就诊前病史可长达数年。早期常有间歇性耳痛,晚期可转为持续性剧痛,并向颞部及耳周扩散。肿瘤堵塞外耳道可引起耳鸣、传导性听力减退。病程较长者,可伴有继发感染及耳漏,如伴发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局部检查主要为外耳道软骨部肿块,多位于外耳道前下壁,基底广,质地硬,可有触痛,肿块表面皮肤完整(感染时例外),可有触痛。肿瘤亦可呈环状硬结状,使外耳道狭窄。肿瘤生长穿破皮肤则呈红色肉芽状,外耳道内可见血脓性渗出物。
4、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肿瘤常发生于耳轮、耳甲腔,也可见于外耳道及耳后区。早期病变扁平、光滑,有灰黑色的色素沉着,晚期形成肿块,并出现溃疡及坏死。应该注意的是,耳部良性色素痣如生长加快,有灼热感、疼痛,或表面糜烂、出血,应高度警惕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变的可能。
耳部肿瘤的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放疗或两者综合治疗。首次治疗的成基本上决定了病人的预后。喉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①肿瘤的范围及分期,解剖部位和原发灶的生长方式;②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③外科和放疗科医生的密切协作,优势互补;④病人身体条件和愿望。
(一)手术治疗
1.喉裂开术或支撑喉镜下肿瘤局部切除或声带切除术
适用于Ⅰ期病例。因手术切除较局限,常需术后辅助放疗。
2.半喉切除术
根据肿瘤部位又分为垂直半喉或水平半喉切除术,适用于I、Ⅱ期及部分Ⅲ期病例。若手术切除彻底,切缘无癌组织残存(手术切缘距肿瘤边缘安全线大于1cm),颈部淋巴结无转移,可不必术后放疗。
3.次全喉或全喉切除术
适用于Ⅲ期、部分Ⅳ期病例,应有计划进行手术和放疗的综合治疗,采用术前放疗和(或)术后放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概率。
(二)放射治疗
放疗是当前喉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能较好地保存喉的功能,但在长远疗效方面则不如手术切除。国内外资料表明,仅声门癌T1病变,放疗效果和手术切除效果相当,5年生存率可达到80%~100%。其余各型各期喉癌的放疗效果,均不如手术切除。病变越进展,放疗和手术效果的差距就越大。因此,对中晚期喉癌应采取手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
(三)放疗方式
1.单纯根治性放疗
Ⅰ期喉癌(TINOMO)不论手术切除还是单纯放疗效果均较好,5年治疗率可达80%以上,且放疗可较好保存喉发声功能,故对I期喉癌首选放疗者多,或者行局部切除加根治放疗。
2.姑息性放疗
用于病期晚,一般情况差,不能手术,也不适合根治放疗的患者,照射剂量DT40~60Gy/4~6周。
3.术前放疗
用于Ⅲ期、Ⅳ期病例,照射剂量DT 40Gy/3~4周,放疗后休息两周手术。
耳部肿瘤吃什么好?耳部肿瘤食疗保健?
耳部肿瘤患者宜多进食具有防治耳部肿瘤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桃仁、牛蒡菜及根、芝麻、炸蠍子、炸知了、文蛤、田螺、海胆、珠母贝;宜吃具有止痛排脓作用的食物:鳝鱼、酱茄、莴苣、大黄鱼、海盘车、海月、鸽、鲮鱼、蕹菜;具有防治面瘫作用的食物,如鳝鱼、乌骨鸡、豆豉、桃仁、海鳗、七鳃鳗;具有减轻化疗、放疗副作用的食物:芦笋、蒲笋、马兰头、荠菜、核桃、蟾蜍、鲎、小麦、向日葵籽。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介绍的就是耳部肿瘤的相关介绍,更多关于耳部肿瘤的信息,请点击免费在线咨询了解详情。若以上信息,还不能够彻底解决您提出的问题,可随时拨打天津河北长庚耳鼻喉医院有限公司医师热线022-26426999,祝您早日康复!